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风采 > 正文
感动校园--外国语学院陈萍同学事迹
发布日期:2014-03-05   来源:   浏览人数:

 

陈萍,女,中共党员,2010年考入长春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现担任学院团委副书记、班长等职务。

陈萍同学1991年出生于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县,3岁的时候母亲因病逝世,从此过上了与父亲相依为命的生活,虽然辛苦,但却温馨。然而,命运之神似乎并没有眷顾她,在她10岁的时候,厄运再一次降临,父亲因患癌症去世了,突如其来的不幸让原本就不完整的家庭彻底破碎,让原本应该快乐的童年一下子变得黯然无光。她再也感受不到亲情的呵护,那双稚嫩的肩膀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担。所在学校领导知道她的情况后,及时地给予她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和支持,使她免受辍学的危机。

2006年8月,在当地民政部门和妇联的帮助下,她被推荐到吉林省孤儿学校学习。她刻苦读书,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并多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班干部”、“优秀区干部称号”等荣誉称号。尽管如此,可是家庭的遭遇给她幼小的心灵带来的影响是挥之不去的。虽然周围的同学都和自己一样的不幸,尽管学校不会再让自己为学习和生活担忧,但是每当想到别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游玩的时候,想到别的孩子可以向父母倾诉心事的时候,想到别的孩子过年时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时候,她就会一个人偷偷地哭。然而,她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更加刻苦地学习,她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人生。2010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长春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

家庭的不幸没有击垮她,更多社会的关爱让她和其他孩子一样继续学习、健康成长。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她变得坚强,懂得了感恩。不知不觉间,她已不再是那个爱哭泣的小姑娘了,她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更多的人,传递爱心,回报社会。

进入大学以后,虽然学费和生活费都由吉林省孤儿学校承担,但陈萍想利用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并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就这样陈萍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打工,在饭店做过临时服务员,在卓展超市里做节假日商品促销员,给孩子做家教。为了这为数不多的经济收入,她早起晚睡,饱受辛苦。然而,她并没有其他同学那样拿这份收入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后,她把钱节省下来,给吉林省孤儿学校的学弟学妹们买学习和生活用品,还号召同学为他们捐衣物和书籍,定期回母校看望那些和她一样不幸的孩子们。同时,为了能更多地帮助别人,她加入了"团风"志愿者协会,利用周末的时间去敬老院为老人包饺子、陪他们聊天,去新智儿童学校照顾那些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们。

尽管兼职和义工很多,但她并没有放松学习,在大一的时候获得了三等奖学金。此外,她还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由于她各方面表现都很突出,被班级同学选为班长。做班长对她来说可以更多地为同学们服务。虽然她的年龄在班级里不是最大的,但她的经历让她在自立方面比其他同学强了许多。她就像大姐姐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班级的同学们。

大一的时候,很多外地的同学都不熟悉长春的道路,所在校区又比较偏远,每当同学外出的时候她都要陪着,尽管自己不需要买什么;寒暑假的时候她都住在学校,同学们在放假和返校的时候都要带很多的包裹,不管多早、多晚,不管多热、多冷,她都会帮助同学们送站、接站;由于班级女同学多,大多数女孩子都特别怕冷,因此每到冬天的时候,她就会主动帮助大家洗衣服、床单和被罩;在同学生病的时候,她都要陪着去看病,有时还要为困难同学垫付医药费用;在同学生活费紧张的时候,虽然她自己没有多少钱,但她还会最大程度的帮助他们;她会给困难的同学买棉衣棉鞋,自己却不舍得买;每到过年的时候,她都拒绝同学们的邀请,一个人在寝室度过,为的是不给同学家里添麻烦;她的行为一点一滴地打动着同学们的心灵,在面对同学们的感谢时,她都微笑而过,因为她是真心地为同学服务,不是作秀,也不求回报。

这就是陈萍。作为一个孤儿,她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积极地去面对。作为一个孤儿,她没有刻意地去博取别人的同情,而是无私地去帮助别人,将社会对她的关爱传递给更多的人。作为一个孤儿,我们从她身上看到更多的是坚强,是乐观,是感恩,是奉献。我们祝愿她在经历人生的风雨后,会见到自己期盼的那道彩虹。

Copyright 2012 - 2013 © 长春大学学生工作处(部) 吉ICP备0500199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