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教党[2013]9号),进一步加强我校辅导员队伍培养培训工作,指导我校辅导员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科学化水平,经学校领导批准,初步定于2016年5月9日开始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第三期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网络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主题
本次以“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为主题,强化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培训。
二、培训对象
我校学工系统全体人员(其中科级干部为正式报名学员,其他学工干部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按要求完成培训内容的学习)。
三、培训时间
2016年5月9日-8月9日,为期3个月。
四、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邀请了教育部领导、相关专家学者、高校管理干部和一线优秀辅导员录制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教育、专业素养提升和职业能力培养三个模块(具体课程内容见下表)。
第三期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网络培训班课程列表
| 
 模块  | 
 课程名称  | 
 主讲人  | 
 单位与职务  | 
| 
 政治理论教育  | 
 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 
 袁贵仁  | 
 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  | 
| 
 关于新常态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几点思考  | 
 杜玉波  | 
 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 |
|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启示录  | 
 顾海良  |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 |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秦 刚  |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常务副主任  | |
|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开启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新征程  | 
 张占斌  |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 |
| 
 关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几个问题  | 
 王炳林  |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 |
| 
 学习习总书记依法治国重要讲话 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 
 王新清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  | |
| 
 深刻把握“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  | 
 辛向阳  |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部主任  | |
|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的新挑战  | 
 鲁桂成  | 
 中国外交部档案馆馆长  | |
| 
 专业素养提升  | 
 大学精神与文化  | 
 李培根  | 
 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  | 
| 
 高校教师权利救济  | 
 申素平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法律与政策研究所所长  | |
| 
 心理教育视域中的高校德育  | 
 沈贵鹏  | 
 江南大学教师卓越中心主任  | |
| 
 高等教育中的学习心理规律及其应用  | 
 姚梅林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导  | |
| 
 教师工作压力的认识与管理  | 
 伍新春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导  | |
| 
 大学教师职业发展该从哪方面助力  | 
 王建民  | 
 北京师范大学战略人才研究中心主任  | |
| 
 如何有效开展调查研究  | 
 廉 思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兼研究生院副院长  | |
| 
 爱、学、创、思 ——高校辅导员职业追梦四部曲  | 
 朱以财  | 
 泰州学院辅导员  | |
| 
 职业能力 培养  | 
 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育人工作与队伍建设——浙江大学学生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 
 邬小撑  | 
 浙江大学党委学工部部长  | 
| 
 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法律纠纷问题研究  | 
 王大泉  | 
 教育部法制办公室副主任  | |
| 
 关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 
 张润枝  |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 |
| 
 高校辅导员学生日常事务管理能力提升路径选择  | 
 刘 峰  |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  | |
| 
 大学生学情特点及大学质量提升  | 
 史秋衡  |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 |
| 
 师生交往中的心理沟通  | 
 蔺桂瑞  |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 |
|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策略  | 
 崔丽霞  |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导  | |
|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 
 刘 波  | 
 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  | |
| 
 移动互联网时代辅导员的自我修养  | 
 曾 鑫  | 
 郑州大学辅导员  | |
| 
 突发事件舆情传播与公众心理  | 
 李 明  | 
 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中心副教授  | |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蒋建荣  |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 |
| 
 职业生涯教育理念与实践  | 
 张振笋  |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副院长  | |
| 
 构建社会实践教育平台,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能  | 
 陆 凯  | 
 大连理工大学团委书记兼团校校长  | |
| 
 爱心、学识、能力并重,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 
 张 晶  | 
 天津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  | 
说明:部分课程可能有所调整,具体以培训平台发布的课程为准。
五、组织形式
本次培训依托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培训平台组织实施,培训期间参训学员在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www.enaea.edu.cn)进行注册,登录后绑定学习卡卡号,即可参加培训学习活动。培训分为课程学习、互动交流、成果撰写、结业考试四个环节,参训学员有组织地在网上自主学习。
(一)课程学习
参训本次培训的学员在培训期间须完成40学时(45分钟/学时)的视频课程学习任务。
(二)互动交流
培训过程中,参训学员在班级管理员的组织下,以“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为主题进行一次网上集中研讨。此外,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将设立主题研讨区,参训学员可在论坛内与全国范围内的辅导员同行交流互动,分享学习成果。
(三)成果撰写
培训结束后,参训学员结合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辅导员工作实际,撰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心得体会,作为本次培训的研修成果。学校将推选若干优秀研修成果,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将组织相关专家评选后结集成册(相关事宜另行通知)。
(四)结业考试
培训结束后,参训学员需参加平台在线考试,考核内容为培训课程所学内容以及与辅导员实际工作相关内容,题型为单选、多选、判断,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培训结束后,完成培训要求的学员将获得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颁发的“学时证明”,所学学时可计入培训档案。
六、培训费用
培训费(含课程建设、组织管理、教学服务、考务管理、带宽支持、结集成册等费用)每人280元。
七、注意事项
本次培训为学校统一组织,培训费用由学校统一支付,无需个人自付。
附件:1. 第三期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网络培训班正式报名学员名单
2. 培训平台注册学习流程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