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贯彻落实全国、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及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教党[2013]9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辅导员队伍培训工作,提升我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经学校领导批准,初步定于2017年4月17日开始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第四期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网络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主题
本次培训以“深化辅导员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为主题,强化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培训。
二、培训对象
我校学工系统全体人员(其中未参加第三期辅导员培训的学工干部为本次正式学员,其他学工干部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按要求完成培训内容的学习)。
三、培训时间
2017年4月17日 - 7月17日,为期3个月。
四、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邀请了教育部领导、相关专家学者、高校管理干部和一线优秀辅导员录制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教育、专业素养提升和职业能力培养三个模块(具体课程内容见下表)。
第四期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网络培训课程列表
课程 模块 |
课程名称 |
主讲人 |
单位职务 |
思想 政治 理论 教育 |
《中国共产党章程》系列微课 |
||
学习党章党规 学习系列讲话 做合格共产党员 |
高新民 |
中共中央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 |
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
韩庆祥 |
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教研部主任 | |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始终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
薛鑫良 |
中共中央党校机关党委副书记 | |
党的辉煌历程与基本经验 |
王炳林 |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郭建宁 |
北京大学马克思学院教授 | |
中国当代思潮 |
刘东超 |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教授 | |
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
吴敬琏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 |
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 |
金灿荣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 |
专业 素养 提升 |
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
陆士桢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
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建设 |
李永山 |
合肥工业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兼人文与素质教育中心主任 | |
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思考与实践 |
蒲清平 |
重庆大学城环学院党委副书记 | |
如何做好一名高校辅导员 |
李 琳 |
中国矿业大学辅导员 | |
辅导员精品项目与个人品牌建立 |
鲍金勇 |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党委副书记 | |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中国矿业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 |
黄军利 |
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 | |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规划与健康发展 |
刘平青 |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助理 | |
阳光心态,幸福人生 |
樊富珉 |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教授 | |
礼仪与沟通 |
李兴国 |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教授 | |
职业能力培养 |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必须着力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 |
王光彦 |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 |
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关于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实践 |
郭玉良 |
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 |
“素质能力培养计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
王 晖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 | |
优化学生学习经历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陆根书 |
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 |
高校学生事务法律问题与应对 |
申素平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法律与政策研究所所长 | |
压力疏导与情绪管理 |
郑日昌 |
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应用心理发展中心主任 | |
官微新媒体,怎样才能玩转 |
张 志 |
武汉工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主任 | |
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化新媒体舆情 |
张华平 |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副所长 | |
微时代的高校危机管理 |
高 山 |
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 | |
校园宗教传播与应对 |
左 鹏 |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
高校创业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
赵北平 |
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 | |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 |
冯 林 |
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学院院长 | |
如何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学术论文的撰写 |
刘建军 |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
说明:部分课程可能有所调整,具体以培训平台发布的课程为准。
五、组织形式
本次培训依托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培训平台组织实施,培训期间参训学员在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www.enaea.edu.cn)进行注册,登录后绑定学习卡卡号,即可参加培训学习活动。培训分为课程学习、成果撰写、经验交流三个环节,参训学员有组织地在网上自主学习。
培训期间,学员既可以登录网站平台学习,也可以下载高校辅导员网络学院APP移动客户端随时登录学习。
(一)课程学习
参训本次培训的学员在培训期间须完成40学时(45分钟/学时)的视频课程学习任务。
(二)成果撰写
课程结束后,参训学员结合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自身工作实际工作实际,撰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心得体会,作为本次培训的研修成果。学生工作部将组织相关专家评选后结集成册(相关事宜另行通知)。
(三)经验交流
成果撰写后,在班级管理员的组织下集中进行一次线下经验交流。学员可以共同分享学习成果,交流心得体会,相互吸收有益的工作经验,为之后开展学生工作提供有益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借鉴。
培训结束后,完成培训要求的学员将获得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颁发的“学时证明”,所学学时可计入培训档案。
六、培训费用
培训费(含课程建设、组织管理、教学服务、考务管理、带宽支持、结集成册等费用)每人280元。
七、注意事项
本次培训为学校统一组织,培训费用由学校统一支付,无需个人自付。
附件:1. 第四期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网络培训班学员名单
2. 培训平台注册学习流程